坚韧不拔,勇攀高峰
——张兴栋院士为师生主讲“院士开学第一课”
2022年3月4日下午,ty线路测试中心/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开学第一课”在生物材料楼606报告厅隆重举行,由张兴栋院士以“坚韧不拔,勇攀高峰”为主题,从自身经历出发,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并同师生们就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科前沿热点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院党委书记韩宇、院长/中心主任王云兵,以及学院/中心师生近百人参加了课程。
本次课程由学院院长/中心主任王云兵教授主持。王院长首先对张兴栋院士关爱学生成长,亲临讲台言传身教的授课表示感谢,并对到课的师生表示欢迎。他指出,作为世界生物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张兴栋院士的成功经历充分展现出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希望师生们能更好地在院士的分享中有所收获,得到鼓舞与启迪。
在热烈的掌声中,张兴栋院士开始了授课,分享了自己从一个普通学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心路历程。他早在年幼时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情景,从那时起,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种子便在心中萌芽。中学时期喜欢哲学,大学时攻读固体物理专业,早年的求学之路,充满了汗水与泪水,机遇与挑战。在材料和物理领域耕耘多年,直到45岁,才转而研究生物医学材料。
回想起刚刚投身生物材料研究的时候,年逾八旬的张院士眼里仍然闪烁着光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帮助华西口腔医院解决牙科生物材料的技术问题到系统性提出“骨诱导性生物材料”,到得到国际生物材料学界的认可,促进中国生物活性人工骨和植入体跨入国际先进水平,前前后后历经二十余年才让努力换来了回报。
结合自己的经历,张院士送给同学们三句话:一是成功靠自己。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梦想永远也无法实现,只有勤奋地、坚韧不拔地投入工作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如果要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坚持,很可能就会因此迷失自己;三是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没有人能打倒你。面对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才能赢得最终的成功。
作为世界生物材料的领导者,中国生物材料领域的引路人,张院士认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作为新时代的希望,更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不求最好,只求更好,为人生理想而奋斗终身。张院士强调,只有当我们真正愿意为了崇高目标而奋进时,才会真正地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研究的领域中,才能谈得上热爱与奉献。
“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决不能浮躁,必须潜心研究,这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张兴栋院士勉励同学们,一个科学家必须勇于坚持真理,敢于创新和挑战传统的未被认识的观念,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崎岖的小路上攀登,以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不懈努力,才能赢得最终的成功。2014年,当美国国家工程院官方网站公布当年外籍院士名单时,四川大学张兴栋教授因在生物材料领域的突出贡献而上榜,多年以来的在生物材料领域的耕耘,最终换来了收获。
张院士指出,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推翻与再造的过程。如何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成功与失败,平衡自己的得失心,便成为科学研究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问题,张兴栋院士认为,新一代年轻人要加强意志和性格教育,做任何工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反反复复经历很多困难才会到达终点,要克服思想上的脆弱,经受得住挫折。年轻科学工作者不仅仅要提高科研能力,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更为重要。
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挫折和阻力,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如何能潜下心来、站稳脚跟、把准方向,张院士有着独到的见解:培养人才一定要着重对年轻科学工作者的培养,一个有生命力的科学工作者,一定是经历了摸爬滚打出来的,在自我奋斗中,引导支持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落脚于提高“自我奋斗”能力,书呆子出不了科研成果,要去做实验,不能光模仿,要有创新和挑战传统的精神。
此外,张兴栋院士还鼓励同学们,要在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只有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接下来,同学们与张院士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从青年人如何树立自信力、选择是否比努力更重要等人生规划问题到3D打印、承重骨修复等学术问题,张兴栋院士都一一进行回答。张院士期许同学们既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努力表现自己,也要脚踏实地做学问,学在平时,积累知识。张院士的回答不仅为同学们在迷茫中指明了方向,也表达了自己对同学们未来的殷切期待。
课程最后,由院党委韩宇书记做总结致辞,韩书记表达了对张兴栋院士的感谢,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积极传承张院士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理想信念,并运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在不久的将来,早日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成为祖国建设的时代英才!
“院士开学第一课”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张院士的谆谆教导不仅平易近人,同时也闪烁着哲理的光辉。新学期伊始,希望同学们能够不负院士的期待和嘱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勇攀学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