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年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暨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学联盟交流会于2021年3月26日-28日在江苏苏州召开。本次会议是近2年来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重大会议。
本次盛会由东南大学主办,会议由院士报告、主题报告、圆桌论坛等环节组成。院士报告由复旦大学王威琪院士、东南大学万遂人教授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大学骆清铭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南通大学顾晓松院士、清华大学程京院士做了重要报告。
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ty线路测试中心尹光福教授在主题报告环节做了“生物医学材料——从被动应用向主动设计的升华”的主题报告。
在报告中,尹光福教授结合在生物医学材料方向数十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在全国兄弟高校的调研心得、以及与多位教指委委员、企业专家的深入交流经验,对生物医学工程BME(生物材料类)专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对生物材料方向人才培养体系的知识结构重塑进行了全新阐述。
在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全国多所高校开设有生物材料方向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四川大学更是形成了以“生物材料及植入器械”为显著优势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川大风格,四川大学以“组织诱导理论与再生修复材料”的专业教育在国内外独树一帜。
但多年来,以四川大学为例的多所典型高校,在生物材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材料科学类专业知识为主导的深深烙印,其专业知识框架沿袭材料类专业知识构架,其课程体系则侧重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点缀以生物学医学知识与课程、穿插以生物医学材料应用案例,所形成的BME人才培养体系仍未超越“工程应用学说”的眼界,也未跳出生物医学“材料应用延伸”的桎梏。因此,如何适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新工科、新医科背景下现代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器械产业的迫切需求,变革、重塑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方向)的知识结构体系对于生物材料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尹光福教授在充分剖析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关注以自然科学的视角认识生命现象和过程、注重生命体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与效应、以及医学需求驱动下的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在课程体系变更中,应以材料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效应为主线,系统把握材料对细胞、组织/器官及整个生物体等不同层面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规律。新的培养教学计划应跨越材料筛选及应用延伸的必然王国、进入调控材料生物学效应的自由王国。最后,尹光福教授在主题报告中,对BEM(生物材料方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架构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说明。
尹光福教授的主题报告以全新的视角对生物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思路、新想法,会后ty线路测试中心林江莉副院长及杨为中教授与部分兄弟高校就四川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举措、培养成效等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和说明。ty线路测试中心/学科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革和探索,形成了“五维一体、五贯并举”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知识能力、创新意识等显著提升,学院收获了全国性重大双创赛事金奖大满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本科生深造率名列全校前茅等教学成效。
通过此次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指委会议主题报告,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引领带动全国高校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生物材料类”高水平本科专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http://news.scu.edu.cn/info/1155/35759.htm